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创业投资

创业故事18个月初创业后,那些找人与找钱的经验教训

11-02 发布 660 次浏览 创业投资 信息编号:139

报错/举报

创业故事18个月初创业后,那些找人与找钱的经验教训

昭通信息网昭通信息港最新昭通创业投资信息

创业故事18个月初创业后,那些找人与找钱的经验教训,创业故事:《iOS应用逆向工程》图书作者。2015年1月,他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创业,做一个互联网+房地产项目,给业主和中介提供一个SaaS应用,帮助他们将部分日常工作用更科技化的手段完成,提高工作效率。2016年6月下旬,也就是在18个月之后,因为核心团队在产品发展、公司规划、合伙理念上出现分歧,沙梓社结束了这段创业历程。与此同时,他也从这段经历中,总结了10篇文章,分别从找人、找钱、找方向、打造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阐述。以下从找人与找钱的角度进行了复盘。阅读该作者其他文章,请至-://iosre/t/topic/4152合作伙伴的甄选什么样的业务合伙人算是靠谱的呢?我认为主要有4点需要考察。良好的人品人品,是双方合作毫无疑问的首要前提。对于人品的判断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标准,我就不在此以偏概全了,只强调2点很多人忽略的细节。有句俗话,叫“小公司做事,大公司做人,创业当然是隶属于前者了。需要提醒的是,对于那些来自大公司,自身业务水平一般,但混得风生水起的人,一定要深入了解一下,他们的“成功是不是因为太会“做人的结果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如果整天把时间放在“做人上,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做事了;无所谓对错,但这种人是不适合参与创业的。一位非互联网行业的前辈曾跟我说过这么一段话,大意是:“你们互联网人自由创新、开放分享的思维在专业领域是绝对优势,而在资本运作、人情世故的-上也许就是巨大的短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中沉甸甸的真知灼见。在现在的中国社会里,三教九流,鱼龙混杂,“人之初性本善的结论,是要打个问号的。初次接触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人时,一定要留个心眼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相符的三观三观的概念很简单,但是太“哲了,感觉不够接地气。我用一个例子作为反面典型,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三观不合。(注:以下场景适用于早期核心团队的所有成员,而不仅仅是合伙人。)这个例子来源于前公司举办的一次活动,当时需要每个人讲讲自己对“工程师文化的理解。一位同事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,认为工程师文化的一大特点是“大家有话直说,什么叫工程师文化,就是有什么说什么,就事论事,我同意这是一个好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文化,但算不算是工程师文化,再说。接着,他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,举了一个例子:“你看看硅谷的工程师最大的特点就是随口f***ing,都是这些脏话。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有些过火,他又加了一句:“这当然只是一种表现,但说明工程师文化就是非常直接,不加修饰地把自己的感情说出来,不要憋着。即使有了第3句话中和第2句话里的强烈匪气,我仍从这短短的3句话中听出:潜意识里,他认为工程师是粗鄙不礼貌的,不然不会举这种例子;举这种例子,恰恰说明他对工程师文化的理解停留在很浅的层次。作为工程师群体的一员,我跟形形-的工程师接触得比较多;在我印象里,这种随口脏话的工程师,占整个群体的比例大概不到5%。同事与我对工程师的认知完全相反,难道他接触的全都是那5%?一个人的思维方式、言行举止正是自己三观的体现;在上面的例子中,三观的孰对孰错要见仁见智,但想必大家对三观不合已经有直观的认识了吧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找核心合作伙伴的标准,跟找另一半差不多,三观问题上一定不能将就,必须充分考察。网上说,情侣在结婚前一定要一起出去长途背包旅行一次,看看互相是不是真的适合对方;我很赞同,而且觉得核心团队在敲定合伙协议前,也应该一起出去搞个自驾游什么的,主要是看看几个人相处别不别扭;人的直觉往往是很准的,如果跟某人独处时感觉很别扭,那你们俩多半是没有合伙的缘分了。自信不等于优越感自信和优越感的区别,是我在2011年完成硕士毕业设计的初稿时,从我的硕士生导师那里学到的。简单地说,自信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在实力,而优越感来自于一个人的外在表象;自信的体现,是谦虚,是不卑不亢;优越感的体现,是轻蔑,是高人一等。我各举一个例子,大家感受一下。我有幸亲身接触过一些顶级技术高手,比如PHP语言的创始人Ra-us Lerdorf,《Mac OS X and IOS Internals: To the Apple's Core》的作者Jonathan Levin和《软件调试》、《格蠹汇编》的作者张银奎。相对于他们来说,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生;但是跟他们打交道,我可以非常放松,感觉不到任何老师的架子。只要是讨论专业相关的内容,他们一定是侃侃而谈;从谈话的内容来说,内行人又能明显听出他们在各自专业的长期钻研与深度思考,是一种厚积薄发,举重若轻的感觉。因为工作的原因,我也有幸接触过一些商业房地产中介。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,看起来外表光鲜亮丽,穿着笔挺的西装,戴着硕大的“名表,开着不错的小车,但总是给人一种虚张声势,用力过猛的感觉。比如,在外面吃饭,服务员的服务明明很到位,但他们对服务员说话的口气,总像是在使唤下人,没有半点感谢的意思;跟客户开会,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来历背景,却对客户提出的产品和业务问题含糊其辞、答不上来。优越感强的人,其实反而是自卑的;他们的自卑来源于内里与外表的反差,需要通过别人能够感知到的方式来掩盖自己内在的不足,进而包装出一个高大上的自己,渴望得到外在的肯定。而自信的人,因为本身实力的强大和能力的突出,已经能够自我激励,对外在的肯定就没那么热衷了。在创业早期,大家的共同目标应该是把事情早日做起来,其他虚头巴脑的东西可以先放一放。如果在这个时期,你的合作伙伴表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感(比如,特别在意每个人的 头衔而不是分工),那么你就要警惕了,他可能只是想享受被称为 X总所带来的-,而不是真正想做事。比你更优秀尽可能寻找比你更优秀的合作伙伴。-首席人才官Laszlo Bock的著作《Work Rules: Insights from - that Will TransformHow You Live and Lead》中写道:A good rule of thumb is to hire only peoplewho are better than you.招聘尚且如此,合作岂不更甚?再一个我的切身体会:跟与你差不多,或更优秀的人合作,你们的思维在同一个层面和维度上,沟通起来没什么障碍,会轻松一点。有的朋友可能会问,比你更优秀的人,为什么要“降级跟你合作?我的理解是,术业有专攻,你的合作伙伴在他专业上的积累,应起码跟你在自己专业上的积累持平;你们在各自的专业上优秀程度相当,或有一方更优秀。有的朋友问,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,但在认识的人里,我已经算比较优秀的了,怎么办?乔布斯给出的解答是:If you haven't found it yet, keep looking.Don't settle.14总得来说,以上的4点,是我认为靠谱的合伙人必备的素质,是对别人的要求。初次融资的门道我们的天使轮融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。具体的时间我忘了,只记得是在去年穿长袖的季节开始融资,先在上海见了几家没有理想的投资方;然后到了穿短袖的季节,前后去了北京2次,又见了几家,进展还是不大;最后是到了穿棉袄的季节,在上海找到了投资方。有趣的是,我们每阶段找融资的心态,都跟当时的天气差不多:从最开始在上海的萌动期待,到北京的满怀热情,到最后上海的心平气和,经历了一次心态的起落,体味了一次欲速则不达。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把心思放在找投资上,你就找不到投资;把心思放在做产品上,投资就会来找你,因为每个投资人的风格都不太一样,我也仅参与了一轮融资,只见了20来家投资人,这里谈3点我的切身体会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。Pitch小贴士拉投资时,给投资人做汇报的行话叫“pitch。pitch逻辑如何梳理,幻灯片如何制做,pitch时的语气、表情应该怎么样,把“pitch作为-,网上随便一搜就是一大堆,很多都说得很有道理,值得集思广益。但是,pitch的骨架可以参考别人的,内容却一定得自己原创。有一点需要强调,就是pitcher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,说自己能听懂的话,不要自欺欺人,不要不懂装懂,不要盲目使用网上看到的“潮词,结果投资人一问就懵圈了。我记得Peter Thiel(彼得&mdot;蒂尔,《从0到1》作者)去年来上海讲课时,举了一个潮词的例子,引来满堂哄笑。大意是: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的分布式VR系统,它支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。这么一段玄乎的话,其实啥也没说。在我的理解里,pitch跟毕业答辩性质类似。写好了论文,准备幻灯片,然后在几位老师面前把你毕业设计的项目给讲一遍,让他们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肯定你的成绩,就达到目的了。在准备pitch时,不妨在脑袋里多过几遍学校里优秀答辩的细节,他们是如何把老师带入自己的节奏,引人入胜的:先交代项目背景,然后介绍国内外行业现状及发展动态,接着引出想要解决的问题,再展开来讲自己的解决方案,最后延伸到用户、市场等等……不要只看钱很多创业菜鸟认为,自己现阶段唯一需要的就是钱;就像我牵头做第一个-项目时一样,认为只需要技术人员就可以搞定了。其实这个想法,就跟不少人吐槽的“我有一个好的想法,只差一个程序员啦~有异曲同工之“妙,两者都很幼稚。现在想起来,那时候的我真是傻得可爱。在互联网时代,一个完整的商业产品,是由解决方案、商业模式、业务闭环等方方面面因素综合形成的。单一的App,顶多只能算是解决方案的某一部分的具体实现,只是产品的1/N。这方方面面的因素,有的是钱可以搞定的,有的是有钱也不好搞定的,有的甚至是钱不能搞定的;但一般都是可以搞定的。“投资人里的“资,很多人狭隘地理解为“资金,其实是有偏差的,我认为应该理解为“资源;对口的资源,往往比钱重要得多。在找投资人时,要全面分析公司现阶段需要什么“资,综合看待投资人能给你带来什么“资;这2个“资,都绝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。一位业界前辈曾跟我说:只有钱的投资人,是最不值钱的。我深以为然。另外,虽然我们社会目前的(歪曲)价值观是有钱即成功,但很多有钱的“成功人士,本身其实是一泡烂稀泥。如果你碰到了只能给钱,同时还要插手公司业务,或者要求3年上市,甚至约定下轮退出的投资人,那你很可能遇到了赚快钱的投机分子,而不是做事业的翩翩儒商,就要提高警惕了。成天把心思放在投机倒把,算计别人的人,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做事呢?远离这种人吧。留一手前文中有一句话:你们互联网人自由创新、开放分享的思维在专业领域是绝对优势,而在资本运作、人情世故的-上也许就是巨大的短板。我举一个例子。在第二次去北京找投资时,随行的有一位CEO的朋友,她介绍了一个投资人,而且这家公司的来头很大,目前总资产已近2000亿元。我们下午4点多到了这家公司,开始pitch。三伏天里,穿着休闲西装,戴着金丝-的X总,十分仔细地听取了我们的pitch,然后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,表露出了对我们的浓厚兴趣;整个pitch持续了2个多小时,结束后,CEO的那位朋友还跟他们一起吃了饭,回来也跟我们反馈说,他们很感兴趣。但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;他们也没有主动联系我们,我们联系他们时,得到的回复也是“在考虑。正在我们纳闷的时候,他们自己的产品上线了——一个跟我们同一领域,性质一样的竞品。朋友的朋友,资产2000亿的公司,都能干出这么low的事来,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留一手?。昭通创业投资发布。
更多创业故事18个月初创业后,那些找人与找钱的经验教训最新相关信息:

昭通创业投资 创业故事18个月初创业后,那些找人与找钱的经验教训

昭通创业投资发布平台:http://www.qzlian.com/chuangye/139.html